1.本发明涉及电力管支撑方法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管道的排布方法。
2.电力管是采用pe(改性聚乙烯)进行热浸塑或环氧树脂进行内外涂覆的产品,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同时涂层本身还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不会产生电蚀。吸水率低,机械强度高,摩擦系数小,能够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还能有效的防止植物根系及土壤环境应力的破坏等。
3.现有的电力管通常是简单的管状结构,电力管完成安装后使用过程中难以对电缆提供有效的保护,电力管受到重压、撞击等情况时期内的电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电缆断路;且电力管道在长时间通电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管道之间需要间距散热。另外,厂家生产大量的电力管道后需要在车间内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运输,管道之间没有支撑隔离的装置,很容易造成管道损伤。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力管道的排布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力管道的排布方法,有效地保护电力管,隔离电力管,防止电力管受压变形,可以有效地保证电力管的稳定性能和散热。
5.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力管道的排布方法,它包括以下内容:s1、多个管道按照阵列排布,每排相邻管道之间采用支撑架隔离固定;所述支撑架包括上半支架、下半支架和多个插栓;所述上半支架呈倒置的凹字形,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顶边、左侧边、左底边、半圆形的凹槽边、右底边和右侧边,所述顶边上设有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所述左侧边的中部设有第三燕尾槽,所述右侧边的中部设有第四燕尾槽,所述左底边上设有第五燕尾槽,所述右底边上设有第六燕尾槽;所述下半支架的结构与上半支架相同,上半支架和下半支架上下对称组合成一个支撑架,上下两个半圆形的凹槽边形成一个圆形的管道口;而上半支架和下半支架的底边贴合,上半支架的第五燕尾槽和第六燕尾槽分别和下半支架的底边上的燕尾槽对接,形成左右两个插栓孔,分别插入插栓固定;s2、将下半支架先按照阵列均匀排布,将管道放置在下半支架的半圆形的凹槽边上,再将上半支架放置在下半支架上,上半支架和下半支架的底边贴合,上半支架的第五燕尾槽和第六燕尾槽分别和下半支架的底边上的燕尾槽对接,形成左右两个插栓孔,分别插入插栓固定,底面的第一层管道排布完成;s3、在第一层管道的支撑架上再放置第二层的下半支架,该层下半支架的燕尾槽分别和第一层的上半支架的第一燕尾槽、第二燕尾槽对接,形成左右两个插栓孔,分别插入插栓固定;
s4、在第二层的下半支架的半圆形的凹槽边上放置第二层管道,再将上半支架放置在下半支架上,上半支架和下半支架的底边贴合,上半支架的第五燕尾槽和第六燕尾槽分别和下半支架的底边上的燕尾槽对接,形成左右两个插栓孔,分别插入插栓固定,第二层管道排布完成;s5、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
6.一种电力管道的排布方法,所述第一燕尾槽、第二燕尾槽、第三燕尾槽和第四燕尾槽与凹槽边之间均设有一条加强筋。
7.一种电力管道的排布方法,所述顶边和左侧边通过凹进的圆弧过渡连接,所述顶边和右侧边通过凹进的圆弧过渡连接。
8.一种电力管道的排布方法,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对称设置在顶边的左右两部分。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上个两个支架组合成支撑架,支架每个边上设有燕尾槽,且设有一个夹持管道的管道口,通过插栓插入两个燕尾槽相对连接形成的插栓孔固定连接,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力管,隔离电力管,防止电力管受压变形,可以有效地保证电力管的稳定性能,更有利于电力管之间的散热,有效地防止电力管因散热不及时发生事故的情况。
14.其中:上半支架1、第一燕尾槽1.1、第二燕尾槽1.2、第三燕尾槽1.3、第四燕尾槽1.4、第五燕尾槽1.5、第六燕尾槽1.6、管道口1.7、下半支架2、插栓3。
15.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相关图示作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态样,其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可采用的实施态样。需先说明,本文关于各组件位置关系的表述,如a部件位于b部件上方,其系基于图示中各组件相对位置的表述,并非用以限制各组件的实际位置关系。
16.实施例1:参见图1-图4,图4绘制的是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给电力管管道的排布方法,它包括以下内容:(1)多个管道按照阵列排布,每排相邻管道之间采用支撑架隔离固定;参见图1,图1绘制了本发明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支撑架包括上半支架1、下半支架2和多个插栓3。
17.参见图2,图2绘制了本发明的上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上半支架1呈倒置的凹字形,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顶边、左侧边、左底边、半圆形的凹槽边、右底边和右
侧边,所述顶边上设有第一燕尾槽1.1和第二燕尾槽1.2,第一燕尾槽1.1和第二燕尾槽1.2对称设置在顶边的左右两部分,所述左侧边的中部设有第三燕尾槽1.3,所述右侧边的中部设有第四燕尾槽1.4,所述凹槽边的左侧为左底边,左底边上设有第五燕尾槽1.5,所述凹槽边的右侧为右底边,右底边上设有第六燕尾槽1.6。
18.所述第一燕尾槽1.1、第二燕尾槽1.2、第三燕尾槽1.3和第四燕尾槽1.4与凹槽边之间均设有一条加强筋。
19.所述顶边和左侧边通过凹进的圆弧过渡连接,所述顶边和右侧边通过凹进的圆弧过渡连接。
20.所述下半支架2的结构与上半支架1相同,上半支架1和下半支架2上下对称,组合成一个管道支撑架,上下两个半圆形的凹槽边形成一个圆形的管道口1.7,用于夹持电力管。而上半支架1和下半支架2的底边贴合,上半支架1的第五燕尾槽1.5和第六燕尾槽1.6分别和下半支架2的底边上的燕尾槽对接,形成左右两个插栓孔,分别插入插栓3固定。
22.(2)将下半支架2先按照阵列均匀排布,将管道放置在下半支架2的半圆形的凹槽边上,再将上半支架1放置在下半支架2上,上半支架1和下半支架2的底边贴合,上半支架1的第五燕尾槽1.5和第六燕尾槽1.6分别和下半支架2的底边上的燕尾槽对接,形成左右两个插栓孔,分别插入插栓3固定,底面的第一层管道排布完成。
23.(3)在第一层管道的支撑架上再放置第二层的下半支架2,该层下半支架2的燕尾槽分别和第一层的上半支架1的第一燕尾槽1.1、第二燕尾槽1.2对接,形成左右两个插栓孔,分别插入插栓3固定。
24.(4)在第二层的下半支架2的半圆形的凹槽边上放置第二层管道,再将上半支架1放置在下半支架2上,上半支架1和下半支架2的底边贴合,上半支架1的第五燕尾槽1.5和第六燕尾槽1.6分别和下半支架2的底边上的燕尾槽对接,形成左右两个插栓孔,分别插入插栓3固定,第二层管道排布完成。
26.本发明投入使用时,将上半支架1和下半支架2组成的支撑架上下左右排列,上下左右的燕尾槽均对接形成插栓孔,插入插栓3固定,每个管道口1.7内夹持一根管道。
27.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聚合物绝缘材料老化 2.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