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方网站-认证登录入口

『新闻动态』发布公司最新动态、行业前沿技术和市场趋势分析,帮助客户了解管道设备行业的发展动向,紧跟市场需求。

中美贸易战是场双输博弈?美国其实早已瞒天过海血赚万亿

2025-05-15  

  

中美贸易战是场双输博弈?美国其实早已瞒天过海血赚万亿(图1)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签署总统行政令,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在过去20%的平均关税税率基础上,再征收34%的关税税率,于4月9日生效。同时他还设定了10%的基准关税税率,适用所有美国贸易伙伴。

  我们提出反制措施之后,特朗普因为如意算盘没有得逞而暴怒,放言对华再征50%关税。

  我们首先明确三点,特朗普政府这次大规模加征关税的国家或地区、商品种类以及各个商品税率。

  对于前者,美国会向全球除了加拿大和墨西哥以外的所有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在原有关税税率基础上,统一加征10%的基准关税税率,于2025年4月5日生效。

  对于后者,美国会针对全球56个对美贸易顺差较大的国家或地区,在过去关税税率,以及这10%的基准关税税率基础上继续上调税率,于2025年4月9日生效。

  例如,智利没有被列入56个所谓对等关税国家,所以在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4月5日这一政策生效后,美国会对所有从智利进口的商品(豁免商品除外),在原有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10%的关税。

  但是,越南被列入了对等关税国家,且税率被设定为46%,所以在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4月9日政策生效后,美国会对所有从越南进口的商品,在原有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46%的关税。

  注意,全球基准关税和对等关税是不叠加的。以越南为例,大家可以理解为,美国在向越南加征10%的全球基准关税后,又加征了36%的对等关税,使税率达到46%。再叠加此次加征关税之前8%的平均税率,使总税率达到54%。

  比如这次征收关税之前,美国就已经对我国征收了20%(精确数据为19.3%,数据来自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平均关税税率,那么,再加上这次加征的34%税率,总税率就会高达54%。

  全球基准关税就不说了,我们主要来看对等关税。下表是美国白宫官网公布的征税国家或地区列表。

  这次美国共对56个国家或地区征收关税。其中,税率不小于30%的国家或地区共有29个,东亚国家占了8个。美国对老挝、缅甸、越南这三个中国转口贸易通道国家征收的税率极高,都超过了40%。

  接着,特朗普政府又将癫狂程度拔高一个水平,在54%的税率基础上,又将税率先后提高至91%、125%、145%、245%甚至3000%。至此,特朗普政府已成全球笑柄。

  这场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始于2018年3月22日,至今已经打了六年多。

  美国认为,中美双边贸易中,中国长年保持顺差,美国却长年保持逆差,吃了大亏,因而挑起贸易战争,要求中国补偿损失。

  本文将会通过深入分析,看看美国这一理由是否成立。如果成立,中美经贸关系何去何从。如果不成立,隐藏在美国这一借口之下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

  2017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向美国商务部递交了一份总统备忘录,其中写道:

  在知识产权、创新以及科技方面,中国执行的法律、政策以及采取的行动,可能鼓励或者要求美国企业向中国的公司转让技术和知识产权,这可能会对美国的经济利益产生负面影响。这些法律、政策和行动,可能涉及限制美国出口,剥夺美国公民因为创新而应该获取的报酬,把美国的工作机会转移到中国,导致美国产生贸易逆差,破坏美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在备忘录中,特朗普要求美国商务部立刻根据美国《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进行调查。调查的表面目的,是分析美国从国外进口的钢铁和铝材两种商品,有没有对美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不利影响。调查的真实目的,则是为之后专门针对中国的调查做铺垫。这次调查,就是当年著名的232调查。

  下图就是法案首页内容,好让大家有个感性认识。下图红框标出的小字就是该法案的英文全称。

  1962年时,世界贸易组织尚未成立,不同主权国家的大量贸易纠纷,缺少一个超国家的国际组织出面裁决。

  各国为了国内国际贸易纠纷有法可依,纷纷出台了本国的贸易法。美国《1962年贸易扩展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该法案出台后,仅在1979年和1982年被援引过。

  随着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各国有了一个超越国家的国际组织专门负责处理国际贸易纠纷。因此,1982年以后,美国就再未援引过这部法律。一旦与其他国家出现贸易纠纷,往往通过世界贸易组织裁决。

  特朗普要求美国商务部根据该法案第232条进行调查,我们自然需要知道该条内容是什么。

  大致来说,该条要求美国应急计划办公室主任,一旦发现美国进口商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就有义务上报总统。总统有权裁定这些商品是否真的威胁到了美国国家安全。

  如果是,总统就会要求继续调查,进而使用关税或者禁止进口等手段,减少或者终止这些商品进口。如果否,那就维持进口不变。

  美国应急计划办公室在1973年7月1日被撤销了。因此特朗普就将这些工作交给了美国商务部处理。

  下图是第232条的完整译文,我标红了重点。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仔细看看。

  大致了解该条内容后,我们就会明白,特朗普当年启动这一调查,就是为了研究美国进口商品是否威胁到了国家安全。

  当然,这个调查极大概率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实际调查早在暗中进行,并且早已结束。

  232调查结果认为,美国对华进口商品已经危害到了美国国家安全。因此,2017年8月18日,美国政府又立刻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对中国启动调查。

  美国《1974年贸易法》的英文全称是The Trade Act of 1974,也是一部保护美国贸易和经济不受其他国家危害的法律。下图是该法案首页。

  例如,该法案第201条,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调查美国产业工人就业和收入情况。

  如果发现工人收入下滑是由进口所致,就会建议美国政府采取措施,比如提高关税或者限制进口来改变局面。

  我们主要来看301条。该条内容概括就是:美国政府授权总统采取一切适当手段,包括关税或者非关税手段,消除国外任何违反国际贸易协定的贸易政策,进而消除这些政策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而且美国政府并不需要世界贸易组织授权就能落实这一条款。

  说到这里,很明白了。美国针对中国启动232调查和301调查,表面目的是想看看中国在和美国做生意时,有没有损害美国经济利益。

  比如,被调查方是否利用各种手段,包括通过含糊其辞的或者秘密的许可、开办合资企业的要求、外资权益限制等方式,干涉美国公司运作,强迫美国企业转移技术。

  又如,被调查方是否通过发放牌照以及技术协商等方式,迫使美国企业放松对于某些技术的控制,是否通过非市场手段要求美国企业转让技术。

  再如,被调查方是否直接或者帮助一些公司,通过系统投资并购手段,收买美国公司及其资产,以获取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谋求大规模的技术转移。

  举个例子。甲国有项技术乙国没有,但是乙国不想自己研发,既累,成本也高,还有可能研发失败,所以就想学习甲国这项技术。

  但是因为这项技术非常厉害,甲国不愿意教,所以乙国就开始想其它办法。比如暗中允许甲国公司来到乙国投资建厂,同时给予优惠,比如减免税收,但条件是公司必须要把技术教给乙国。

  2018年2月14日,美国启动对华301调查半年后,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铸铁污水管道配件征收109.95%的反倾销税。铸铁污水管道配件就是下面这类东西。

  2018年2月2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的铝箔产品厂商征收48.64%至106.09%的反倾销税,和17.14%至80.97%的反补贴税。

  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条的协定》中第2.1条规定:如果一件产品从一国出口至另一国时的价格,低于该产品的正常价格,则该价格就被认定为倾销价格,使用该价格出口就被认定为倾销。

  举个例子。假设美国生产了一批苹果电脑,每台正常价格1000美元。1美元兑换7元,则1000美元等于7000元。

  大家可能会问,为何一台电脑售价1000美元才是正常价格。实际上,这个价格不是人为设定的,而是在政府完全不干预市场的理想情况下,根据商品在市场上的自由竞争和供需关系,自然形成的。

  接着,中国进口了这批电脑,每台按照正常价格1000美元成交。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就没有对华倾销,而是在正常销售。

  当然,如果这些电脑想要出现在中国市场上,还要稍微加点价格,即每台电脑的运费、保险费、关税、中国经销商的利润和中国征收的商品税。

  比如,假设每台电脑运费10美元(70元),保险费5美元(35元),设置10%的进口关税(710元),中国经销商的利润占成交价(7000元)的5%(350元),每台电脑还需要上缴给国家5%的商品税(350元)。这样,当电脑最终出现在中国市场上时,其售价就是8515元。

  这个价格,对于许多老百姓来说还是有些贵,他们可能会去选择相对便宜的国产电脑(假设国产电脑售价6000元)。

  如果某人买了一台电脑,他将支付8515元并且得到电脑。商家收到钱后,商家本人获得350元利润,国家获得1060元税收(其中包括710元关税和350元商品税),剩下7105元(1015美元)归美国所有。

  但是,苹果公司突然改变策略,不再以每台1000美元出口,而是压到每台700美元(4900元)。

  当运费、保险费、关税、中国经销商的利润和国家收取的商品税不变时,售价将会降至5995元。

  如果美国真这么做,苹果电脑在中国的销量必然暴增。因为许多过去不愿意花8515元购买的人,现在会为5995元买单。

  它以远远低于正常价格(1000美元)的价格(700美元)向中国销售电脑,必然严重打击国产电脑销量。

  然而倾销可以增加销量。虽然每台电脑收入下降了,但是所有电脑收入总和大大增加了。

  例如,每台电脑售价1000美元时,可以卖出100台,总收入10万美元。售价700美元时,因为便宜,卖出了1000台,总收入就会高达70万美元,是前者的7倍。

  假设其它条件不变,每台电脑成本600美元,售价被压到了500美元。这意味着苹果公司每卖一台电脑,不但没有利润,还要倒贴100美元。如果这么做了,他就是在扩大倾销。

  因为过去为了抢占市场,苹果公司只是压缩商品收入,现在为了扩大抢占市场,甚至不惜赔本倒贴。显然,这样必然更严重地挤压我国品牌生存空间。

  但是苹果公司背后站着美国政府。美国政府并不缺钱,完全可以借钱让其倒贴。即便美国政府没有钱了,他还可以发行债券,向美国民众和其他国家民众借钱倒贴苹果公司。

  大家没有看错,美国政府完全可以动用中国公民购买美国国债时的资金,补贴苹果公司对华倾销,抢占中国市场。如果美国政府这么做了,就叫政府干预市场。

  当今全球竞争,早已不是企业竞争,而是国家竞争。企业只是代表国家展开竞争而已。比如华为,比如TikTok。

  因此,贸易倾销实际就是企业通过压缩利润甚至寻求政府补贴,不惜少挣甚至赔本,达到抢占市场并且获取巨额收益的目的。

  既然占领市场从而尽可能地获取收益才是目的,倾销只是手段,那么任何贸易倾销都不可能无限进行。

  理论上讲,被倾销国(上例中国)若不反制,倾销国会一直倾销到完全占领对方市场为止。

  一旦达到这个目的,倾销国就会露出獠牙,逐渐提升产品价格,使其回归正常状态,然后通过大量销售,获取大量利润。

  拥有垄断地位的企业,即便以超出正常价格的价格销售商品,也能保证销量和利润,从而最大限度获取收益。这才是倾销的最终目的。

  理解倾销,反倾销税就会很好理解。它指被倾销国针对从倾销国进口的倾销商品所征收的税费。

  在上例中,美国以低于正常价格(1000美元)30%的价格(700美元)对华倾销电脑。

  此时,电脑售价就不再是5995元,而是7496元。两者差值就是征收反倾销税的效果。

  每台电脑售价700美元(4900元),运费70元,保险费35元,共计5005元。

  5005元乘以40%的税(其中10%正常关税,30%反倾销税),共计2001元。

  中国经销商利润245元(成交价4900元的5%),国家商品税245元,共计490元。

  假设某人买了一台电脑,他将支付7496元,并且得到电脑。商家获得245元利润,国家获得2246元税收(包括500元关税、1501元反倾销税、245元商品税),剩下5006元(715美元)归美国所有。下表对比了这三种情况。

  首先,苹果公司对华倾销之前,每台电脑能挣1015美元。倾销之后,每台电脑能挣715美元。

  如果中国没有征收反倾销税,苹果公司就能通过少挣300美元,换取中国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从短期看,对苹果公司不利。因为苹果公司每台电脑少挣300美元。

  对我国消费者有利,因为消费者现在只需要花5995元就能买到一台电脑,而在美国没有倾销之前,要花8515元。

  但是从长期看,对苹果公司极为有利,因为苹果公司通过每台少挣300美元,换取进而垄断巨大中国市场,到那时候只要抬高价格,就能轻易弥补损失。

  对我国税收有利,因为只要后期苹果公司抬高价格,就需要向我国上缴更多的税。

  对我国消费者极为不利,一旦苹果公司垄断中国市场,就可以将电脑价格抬到正常价格以上,那时我国消费者只有两个选择:或者不用苹果电脑,或者以比8515元更高的价格购买苹果电脑。

  如果中国征收30%反倾销税,那么苹果公司企图通过少挣300美元从而换取中国市场,就会大打折扣。原因上文说过,在这种情况下,每台电脑售价仍然高达7496元,这个价格相对8515元并不具有很大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从短期看,对苹果公司不利。因为苹果公司既降低了每台电脑售价,又很难扩大中国市场。

  对我国消费者不利,因为消费者虽然不再需要花费8515元购买一台电脑,但还是要支出7496元。

  由于征收了反倾销税,我国可以对每台电脑征收高达2246元的税,这既比美国对华倾销,但是中国没有征收反倾销税时的税收总价(745元)要高,也比美国对华正常出口时的税收总价(1060元)要高。

  从长期看,对苹果公司不利。由于中国征收反倾销税,苹果公司绝无可能一直倾销。它要么停止倾销,将价格调回每台1000美元的正常价格,这意味着赔了夫人又折兵,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但没有扩大中国市场,反而白白损失倾销期间大量收入。

  对我国税收不利。如果苹果公司调回正常价格,我国税收没有影响。如果苹果公司退出中国市场,就会导致我国失去这笔税收。

  对我国消费者不利。如果苹果公司调回正常价格,消费者还是需要支付8515元购买电脑。如果苹果公司持续倾销,消费者就需要支付7496元。如果苹果公司退出中国市场,消费者就失去了体验好产品的机会。

  因此,征收反倾销税,从短期看,消费者和商家都会受到损失,国家可以多收一点税;从长期看,各方利益都要受损,对谁都没好处。

  所以倾销和反倾销税的本质,就是在短期内,以损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使少数人的利益得到保障的一种损人利己的手段。

  反倾销税和关税的本质一样:都是通过增加进口商品价格,打击进口商品销量,从而保住国内市场。

  但是两者形式不同:反倾销税针对特定倾销商品和倾销比例进行设置。关税没有这些限制,一国政府可以针对任何进口商品设置关税,无论商品有无倾销行为。

  美国通过2018年2月14日和27日针对中国的两次试探性征税后,于3月22日发动了第一波大规模进攻。

  这一日,特朗普签署了另一份总统备忘录,宣布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涉及600亿美元商品。

  翻译一下:作为候选人,我承诺,如果我当选,我将使用一切合法手段打击不公平贸易,保护美国工人,并捍卫我们国家的安全。今天,我们又采取了关键一步,来履行这一承诺。

  2018年3月23日,我国立刻展开了反击。商务部发布了拟对进口自美国的部分产品加征关税的消息,以平衡因美国对华部分商品加征关税给中国带来的损失。中国计划对价值30亿美元的产自美国的水果、猪肉、葡萄酒、无缝钢管和另外100多种商品加征关税。

  2018年4月4日,美国政府发布对华加征关税商品明细。将对中国出口美国的1333项价值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

  我国针锋相对。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和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

  2018年4月5日,特朗普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对价值1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2018年4月1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冷拔机械管的反倾销调查结果,裁定中国企业张家港华程进出口有限公司对美国的倾销幅度为44.92%,江苏宏亿钢管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对美国的倾销幅度为186.89%。涉及金额2940万美元。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宣布,因为违反美国政府禁令,向伊朗等国出口产品,中兴通讯将被禁止从美国市场购买零部件产品,期限为7年。

  2018年4月17日,我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初步认定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存在对华倾销行为,决定自4月18日起征收178.6%的反倾销税。

  2018年4月18日,美国商务部开展新的调查,以确定从中国进口的部分钢轮产品是否存在倾销,以及中国生产商是否接受了不公平补贴。

  2018年4月19日,我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卤化丁基橡胶征收反倾销税。

  2018年5月1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聚四氟乙烯树脂反倾销调查结果,裁定我国企业对美国倾销幅度最高达到208.16%,涉及金额2460万美元。

  如果大家想看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的详细时间表和事件发展,可以参考《中美贸易战时间表》。

  至此,我们已经搞明白了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一些手段及其原理。接着我们回到文章开篇那个问题,美国发动贸易战的原因是什么。

  正如开篇所说,美国的解释是:中国在与美国双边贸易中,长年保持顺差,美国则长年保持逆差,吃了大亏。

  我们分析一下,看看美国这一理由是否站得住脚。同上,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对他国出口的贸易总额,大于从他国进口的贸易总额。

  通俗地说:一国卖给他国的货物,多于该国从他国买进的货物。卖得多,买得少。

  贸易逆差正好相反,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对他国出口的贸易总额,小于从他国进口的贸易总额。

  通俗地说:一国卖给他国的货物,少于该国从他国买进的货物。卖得少,买得多。

  举个例子。2022年,中国向美国出口5775亿美元,从美国进口1769亿美元。

  由于中国卖给美国的商品多于从美国买进的商品,中国就在中美贸易中保持贸易顺差,顺差额为5775亿美元减去1769亿美元,即4006亿美元。

  顺差这两个字实际已经包含上述意思。顺差的差字,描述的是两国贸易差额。顺差的顺字,描述的是出口大于进口。逆差也是一样。

  那么为何要用顺逆两个字呢,因为当甲国对乙国保持顺差时,甲国的钱增加了。当甲国对乙国保持逆差时,甲国的钱减少了。

  比如,2022年,中国卖给美国5775亿美元商品,这意味着5775亿美元从美国流向中国。

  同时,中国从美国购买了1769亿美元商品,这意味着1769亿美元从中国流向美国。

  两者综合,2022年共有4006亿美元从美国流向中国。这等于说,中国从美国净挣4006亿美元。

  下表一是1985年到2023年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表二是这一时期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可以看到,前者一直远远大于后者。

  下表是1985年到2018年美国对华贸易情况。图中美国对华进口曲线和出口曲线围成的红色区域,表示这一时期美国对华贸易逆差。

  下表详细列出了1999年到2018年由美国和中国分别统计的中美货物贸易情况。表中红框内部是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额。比如,第一行的-68.7表示1999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687亿美元。表中绿框内部是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比如,第一行的22.4表示1999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224亿美元。理论上讲,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额应该正好等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但是下表这两个值分别为687亿美元和224亿美元,差距很大。这是中美两国统计方法不同所致。

  但是这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美国还是中国统计,从1999年到2018年,中国对美国都保持着贸易顺差,美国对中国都保持着贸易逆差。

  综上,如果仅从中美贸易来看,从1985年到2023年,大量美国资本的确源源不断流向中国。或者说,中美做了28年生意,中国从美国挣的钱的确要比美国从中国挣的多。这样来看,似乎美国给出的理由站得住脚。

  但这就把美国想得太天真了。因为中国从美国挣来的钱,最后还会流回美国,帮助美国稳定经济。

  假设一家美国公司要从一家中国公司进口一批服装,进口总价100万美元(700万元。设定1美元兑换7元),这个过程如下。

  中国公司收到钱后,由于中国无法流通美元,这家公司必须选择一家商业银行,将这笔钱换成700万元人民币。在这个过程中,100万美元从中国公司流向商业银行,700万元从商业银行流向公司。

  为了平衡资产负债表,必须对应增发700万元人民币(这700万类似负债,专业名称叫做外汇占款),再将这增发的700万元人民币交给商业银行。

  在这个过程中,100万美元从商业银行流向中央银行,700万元从中央银行流向商业银行。

  进入中央银行的100万美元资产,自动成为我国外汇储备,即我国货币当局资产。

  下表是我国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项目。其中,外汇是国外资产中的一项。

  截至2023年11月,我国外汇(3.09万亿美元)占总资产(6.20万亿美元)的49.9%,是资产端中占比最高的一项。

  因此,中国每年通过中美贸易顺差赚来的钱,都以这种方式,成了我国外汇储备。

  我国外汇储备(3.09万亿美元)占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17.89万亿美元)的17.3%,十分庞大。

  这3.0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就是中国同世界各国进行双边贸易期间,赚取的资产。

  目前,一国外汇储备有三个用途:国内企业进行国际结算;不同国家国际援助和国际结算;稳定汇率。

  我国外汇储备可以用于国内企业进行国际结算。比如,某家中国公司要向美国公司购买一批价值100万美元的货物,依然设定1美元兑换7元人民币。

  Kaiyun是做什么的?

  但是这家公司不能直接将人民币支付给美国公司,因为人民币在美国市场上无法流通,只能支付美元。

  因此,这家公司会拿700万元,向中国某家商业银行提出兑换100万美元的申请。

  我国商业银行接到申请后,会向中央银行提交申请。中央银行接到申请后,会从我国外汇储备中取出100万美元。这相当于央行外汇资产减少100万美元。为了平衡资产负债表,必须也让负债(即发行的货币)减少100万美元(700万元人民币)。

  央行会通过商业银行从中国市场上收回700万元人民币(这700万元人民币是当初中国从美国赚取100万美元时央行对应增发的),而商业银行这700万元是从中国公司那里来的。

  在整个过程中,中国公司的700万元首先流向商业银行,接着流向中央银行(到这一步就相当于中央银行收回了在社会流通的700万元);同时,中央银行的100万美元外汇,首先流向商业银行,接着流向中国公司,最后流向美国公司。

  除了用于国内企业进行国际结算,我国外汇储备还可用来援助国外或者进行国家层面国际结算。

  比如,如果我国援助某个非洲国家,就不可能援助人民币,而要援助美元;如果我国要从国外购买客机,也要通过美元结算。过程都和用途一类似。

  我国外汇储备,还可用来稳定人民币汇率。当人民币有贬值压力时,我国可以通过抛售外汇,买进人民币,使人民币升值。

  外汇储备只有以上三个用途,当这三个用途满足以后,还会剩下许多外汇。这些外汇如果不加利用,只是放在那里,就会贬值。

  因此,国家必然会用这些外汇投资。当今世界收益率高、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投资项目,只有美国国债。

  从收益率看,美国国债收益率远远高于普通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和各国国债收益率。

  下表分别显示了从2021年6月至2024年5月间美国2年、5年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化趋势。

  可以看出无论短期国债还是长期国债,收益率都相当可观。比如,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22年10月、2023年3月和7月,都突破了4%,创下过去16年来新高。

  比如下表分别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人民币存款利率。美国国债收益率要远远高于这些商业银行存款利率。

  下表显示了中国和美国不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美国国债收益率也要高于中国国债收益率。

  例如,我国政府需要定期并且及时使用美元,偿还外国政府和外国银行的贷款本息,这些日常性的拨付需求,要求我国所持国外金融资产能够随时交割和变现。在这方面,美国国债是最优选择。

  美国国债一级市场虽然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冲击,但是需求依然比较充沛,流动性也依然较高。

  比如,主要期限(2年、5年、10年)美国国债竞标倍数月平均值一直高于2。这说明投资者(比如中国)依然在追求美国国债的高收益和较高稳定性(尤其是短期资产)。

  美国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可以通过日均成交率来衡量。日均成交率高通常就意味着市场流动性好。

  2008年金融危机前,该数据一直保持在12%左右的高位。金融危机后,该数据下滑至不到6%,去年7月跌到历史低点2.77%。虽然流动性压力不断增大,但是依旧相对稳定。

  因此,动用外汇储备投资,目的并不仅是获取高收益,而是要在收益率、流动性和安全性上达到平衡。所以我国不会动用外汇投资美国股票市场或者美国房地产市场这些高风险投资标的。

  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是全球三大投资者信用评级机构。他们针对全球各国政府主权信用定期评级。信用评级越高说明该国主权信用越好,投资该国国债越安全。

  近些年来受到金融危机和疫情影响,标准普尔于2011年8月5日将美国政府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惠誉在2023年8月1日也将其从AAA下调至AA+,穆迪则在2023年11月10日将其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尽管如此,由于美国综合实力强大,国债市场规模巨大,美国国债市场目前仍是全球风险最小债券市场。

  正是由于美国国债收益率高、流动性强而且安全性高,我国才会持有大量美国国债。

  截至2023年12月,中国共计持有8163亿美元美国国债,占外汇储备(3.09万亿美元)的26.4%。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8163亿美元资产流向美国政府。美国等价政府债券流向中国。

  美国政府可以拿着这笔钱,发展美国经济。只要保证定期向我国偿还借贷本息即可。

  因此,我国购买美国国债,相当于把我国从美国赚来的钱,再借给美国,帮助美国发展经济。

  而且,由于美国并不需要一次偿还所有本息,可以分期偿还,这相当于美国用时间换取了发展机会。这与我们贷款买房道理一样,贷款买房正是通过时间(30年偿还本息)换取了住房资格(当下就能住上房子)。

  然而,如果仅仅以为美国得了便宜还卖乖,明明自己没吃亏,却要指责中国占了他的便宜,那可就把美国想得太善良了。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不仅能够帮助美国发展经济,还会导致我国财富发生实质性的转移。这场美国单方面发起的贸易战,看似是一场中美双输博弈,美国其实早已利用全球资本震荡和虹吸效应,血赚万亿美元。

  拥有货币发行权的国家政府,享有货币发行面值减去货币发行成本后,获取实际经济资源的权利。这部分由货币发行主体垄断性地享受的货币面值超出货币成本的收益,就是铸币税。

  比如,只有美国政府才能发行美元。发行面值100美元钞票的实际成本,可能只有1美元。剩下99美元,就可以被美国政府直接用来购买商品或者发放工资。这99美元就是美国政府占有的铸币税。

  为何美国政府能够独享铸币税呢,因为美国政府有权发行美元。美国企业、人民以及外国政府、人民,都没这个权力。

  当我们说只有美国政府能够发行美元,我们实际在说:一旦美国企业或者美国人民染指这项权利,立刻就会受到毁灭性的惩罚。相反,美国政府可以合法行使这项权力,因为任何群体都没力量禁止美国政府这样做。

  如果继续追问原因,答案就是美国政府掌握着一切暴力,掌握着军队、警察和法院,掌握着长枪、大炮和导弹。美国企业和美国人民手里没有这些物质力量。

  那么,铸币税和我国购买美国国债有何关系呢:一国政府发行国债和发行货币一样,都可以收取铸币税。

  我国动用外汇购买美国国债时,也会被美国政府收取一定金额铸币税,即占有我国部分资本。我国部分资本会通过这种方式转移到美国政府口袋里。而且这笔被美国占有的资本,还能用来偿还美国真实债务。

  对于这个问题的任何深入探讨,都会涉及专业经济学知识。比如,下面这个公式就是上面结论的数学表达式。

  美国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理由是中国在中美双边贸易中,常年处于贸易顺差状态,占了便宜。

  但是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已经证明,这个理由完全站不住脚。因为中国动用这笔赚来的钱中的一部分,投资了美国国债市场,不但帮助美国发展了本国经济,导致我国部分财富转移到了美国,而且帮助美国政府清偿了他们自己欠下的部分债务。

  所以,美国不但没有吃亏,而且占了很大便宜。美国政府发动贸易战的理由站不住脚。

上一篇:采暖工程的管道安装有什么要求?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 Loop Capital:维持

    Loop Capital:维持

         MRC Global(MRC.US)公司简介:MRC Global Inc向能源行业分销管道、阀门、配件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产品通常用于极端工况下所用设备的施工、维护、修理和大修。在这些条件和其他环境中,MRC的阀门产品使客户能够控制传输网络内流体...
  • 中国联塑:塑料管道市场的隐秘真相与估值分析

    中国联塑:塑料管道市场的隐秘真相与估值分析

         近年来,中国联塑作为塑料管道行业的龙头企业,再次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对于许多人来说,房地产的低迷让他们开始怀疑联塑未来的表现,认为塑料管道市场的需求将大幅下降。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联塑的市场情况和未来的机遇。 ...
  • 海尔智家新专利揭示智能管路组装新模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海尔智家新专利揭示智能管路组装新模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近日,海尔智家(股票代码:600690)获得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其专利名为“一种管路组装装置、组合管路及家用电器”。根据公开信息,该专利申请号为CN6.6,授权日期为2025年1月7日。这一新技术的推出,旨在优化家用电器的生产流程,推动智能家居...
  • 深市上市公司公告(1月8日)

    深市上市公司公告(1月8日)

         英飞特300582)公告,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CFO)徐海瑜的书面辞职报告。徐海瑜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CFO)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戴维医疗3003...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