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白宫内,特朗普掷地有声地宣布:若俄罗斯50天内不与乌克兰停火,美国将对俄能源出口实施100%的关税,并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次级制裁”。 此举,意图切断俄罗斯的经济命脉,粉碎其“左右逢源”的战略幻想。然而,现实却与特朗普的预期大相径庭,反而成为中俄战略合作的强力催化剂。
特朗普的制裁令,本意是让俄罗斯经济陷入瘫痪。俄罗斯能源出口占GDP的40%,其中60%的石油和天然气销往欧洲。然而,美国对俄能源的封锁,并未导致俄罗斯经济崩溃,反而加速了其与中国的能源合作。 俄能源部数据显示,7月前两周,俄罗斯对欧原油出口量暴跌32%,但与此同时,对华出口量却激增89%! 俄罗斯将原本销往欧洲的石油,以低于布伦特原油每吨12美元的价格,倾销给了中国山东的地炼厂。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俄在北极圈合建的液化天然气基地即将投产,年产能达1600万吨,足以满足欧洲半年的天然气需求。 德国暂停了“北溪-2”管道审批,印度推迟了北极LNG项目,这些举措,却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俄乌战场上,俄罗斯军事装备的依赖性也暴露无遗。 据统计,俄军使用的无人机中,70%的零件来自中国深圳。 俄军工复合体负责人甚至直言:“没有中国配件,俄军连三天都撑不住!” 中俄联合研发的S-500防空导弹系统已开始量产,其价格比美国的“爱国者”系统低40%,并获得了伊拉克和伊朗等国的订单。 俄科学院调查显示,过去三年,俄军工企业从中国获得了23亿美元的订单,足以维持3万名工人的生计。 这一切,都清晰地展现了中俄两国在军事领域的深度合作。
美国试图通过金融制裁来孤立俄罗斯,但人民币的崛起却成为俄罗斯应对西方金融封锁的有效手段。 俄罗斯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达43%,而美元占比则下降至12%。 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日交易量突破900亿卢布,超过美元交易量30%。 俄石油公司更要求所有中国客户使用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进行结算,该系统目前已覆盖112个国家。 俄专家警告说:“再使用SWIFT,俄罗斯银行就得破产!” 这一系列举动,预示着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体系中地位的提升。
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也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民众的生活。 在莫斯科的超市里,中国产电饭煲销量暴涨200%,海尔冰箱占据了35%的市场份额。 俄罗斯黑市上,华为手机的销量更是超过iPhone三倍。 俄社交媒体上,“中国制造”的线万,网友们纷纷吐槽:“没有中国商品,俄罗斯人连澡都洗不起!” 这展现了中国制造在俄罗斯民生领域的重要地位。
美国制裁的荒诞之处在于,其意图封锁俄罗斯能源出口,却导致全球对俄石油进口量反而增加了18%,因为俄罗斯石油的价格比美国页岩油便宜30%。 印度使用卢比,土耳其使用黄金,甚至德国也秘密使用欧元与俄罗斯进行石油交易,这使得特朗普的制裁收效甚微。 中俄关系在这一系列事件中进一步深化。 7月17日,普京宣布投资1200亿卢布扩建通往中国的边境公路,以缩短中俄货运时间40%。 同一天,中俄签署了新版投资保护协定,规定任何一方国家资产被冻结时,对方必须启动“补偿机制”。 中俄联合军演首次使用人民币结算后勤费用,联合卫星项目采用北斗系统导航,北极航道救援协议则分别以中文和俄文签署。 俄媒评价:“这哪是合作?分明是结拜!” 中俄关系,已超越单纯的国家合作,发展成为一种战略性的命运共同体。 普京的声明:“中俄关系不受任何外部干扰”,正是这种深厚关系的最佳诠释。
特朗普对俄罗斯的制裁,非但没有削弱俄罗斯,反而促进了中俄两国的全面战略合作,加速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 这场能源与金融的博弈,最终演变成一场中俄携手,逆风飞翔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