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8月召开的同盟国首脑会议中,中美双方协商铺设印度加尔各答至中国昆明的中印输油管道。1944年冬,滇缅公路局设置油管工程处,并商请建设厅分令沿线县政府,征雇民工,协助铺设。漾濞县经过路段为顺濞河钢架桥至大波箐段。漾濞县出工500余人,于1945年初协同完成县境内全部油管架设工程。
中印输油管道全长3218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输油管道。为国内抗日战场供应燃油达数十万吨。日本投降后,中印输油管道于1946年1月完全停止输油,全部管理机构同时撤销。1948年,中国境内油管、抽油站、储油池设备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