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月6日),一位家住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附近的市民张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他所住的小区里贴了不少燃气检修的通知单,乍一看跟北京市燃气集团张贴的通知单有点像,不过该通知单上电线。
新京报记者询问北京市燃气集团后得知,这张“通知单”并非由北京市燃气集团所贴,这种张贴“通知”请市民配合检修,属于假冒行为。
张先生说,自家门口贴的这张单子上赫然写着“通知”,盖的是“北京北燃用户维修服务中心”的章,预约热线”开头的电话号码。“我刚开始看到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北京市燃气集团发的,但看这电话跟印象中的不一样,就怀疑是不是假的。”张先生说。
新京报记者拨打了该通知单上的电话,对方表示,其属于“北京燃气器具公司”,主要负责处理燃气管道问题,当被问到是否正规、是否属于北京市燃气集团时,对方将电话挂断。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张先生提供的这份通知单上印着和北京市燃气集团“点亮安全 燃动生活”一模一样的标语,左上角的LOGO有一些区别。
该通知上写有:“为了及时消除隐患避免燃气事故的发生,确保用户安全用气,即日起为期一周对老化胶管进行检查置换,燃气用具及管道检测维修,请积极配合燃气检修工作,拨打电话预约。”张先生说,如果不仔细看,真以为是北京市燃气集团发的,“这跟官方通知的口吻一样啊。”
上图:居民小区发现的通知单(受访者供图);下图:北京市燃气集团发布的燃气安全检查通知单式样(北京市燃气集团供图)
记者询问北京市燃气集团后得知,这张“通知单”的确不是由北京市燃气集团张贴,集团也并没有叫做“北京燃气器具公司”的下属单位,也没有通知单上写着的“北京北燃用户维修服务中心”这一机构。新京报记者在“天眼查”小程序上并未查询到“北京燃气器具公司”。
记者查询发现,此前,类似的传单也在北京部分小区出现过。据媒体此前报道,朝阳区一位老人在一个自称北京市燃气集团工作人员的推荐下,花1500元换了新的燃气灶。对方没有留下收据,甚至连燃气灶说明书、保修卡也没有。经邻居提醒,老人得知受骗。
据报道,在装修热季,或者正规燃气公司贴出即将进行上门安全检查的通知后,就曾有人假冒燃气公司工作人员,对燃气管道进行不符合施工标准甚至具有安全隐患的改造,或更换劣质配件。这些骗子通常会在小区内张贴伪造的检修通知,声称进行老化胶管检查或更换。此外,他们还会冒充燃气公司员工,以检测燃气设备为由,上门推销高价燃气灶。
按照《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要求,燃气供应企业应定期对用户的用气场所和用气设备进行入户安全检查。《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显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损,擅自拆除、改装、安装或者移动燃气设施。
燃气安全事关重大,如何判断上门检修服务是否规范?据北京市燃气集团客户服务部介绍,北京市燃气集团会定期为用户提供免费的燃气安全入户巡检服务,如果家中无人,工作人员会在门口贴一张客户联系单,联系单上印着正确的公司名称,为“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有上门巡检员的姓名等信息,24小时服务热线”。
“我们的客户联系单都有标准样式,并留有官方热线,以及属地燃气服务中心的电话号码。”集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新京报:通知单上写着“北京北燃用户维修服务中心”,北京市燃气集团是否有这个机构?是否有“北京燃气器具公司”这个下属公司?
北京市燃气集团客户服务部:北京市燃气集团没有“北京北燃用户维修服务中心”这个机构,北京燃气服务中心名称规范为北京燃气XX公司XXX燃气服务中心,用户可以在“北京燃气”APP或“北京燃气”微信小程序上查找最近的服务网点。也没有“北京燃气器具公司”这个下属公司。
我们的巡检通知,实际是一张《客户联系单》,只有当北京燃气巡检工作人员上门时,碰到家里没人才会张贴。上面有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名称,有96777电话,还有通知的张贴时间以及巡检人姓名。用户可以拨打96777核实巡检员的身份。
北京市燃气集团客户服务部:不正规的检修人员入户检修,目的可能是骗老百姓的钱,忽悠老百姓购买灶具等。同时可能会出现拆卸管道、安装灶具不规范造成漏气的风险,进而引发燃气爆燃事故。
北京市燃气集团客户服务部:入户巡检前,北京市燃气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会在计划巡检小区(社区)张贴《燃气安全检查通知单》,按照通知时间入户巡检。如遇用户家中无人,会张贴《客户联系单》,用户可通过单据上的联系方式或拨打96777燃气服务热线预约巡检。
入户时,工作人员着全身工作服,佩戴统一配发的胸牌,请用户仔细识别。入户后,工作人员会使用专业设备对燃气设备设施逐项实施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燃气安全隐患进行登记。
检查完毕后,工作人员会请用户就《居民用户安全巡检服务告知单》上的内容确认签字并进行留存。工作人员在告知安全检查结果的同时,为用户发放燃气安全宣传材料(居民用户燃气安全使用手册),提示安全用气常识。
如果巡检过程中发现有燃气安全隐患,如使用无熄火保护装置的燃气灶具、使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私自在燃气燃烧器具上安装出厂产品以外可能影响燃具性能的装置或附件等,需要用户积极配合工作人员,按要求整改,排除燃气安全隐患。
工作人员为用户免费更换不合格的灶具连接软管,不会借用北京燃气安全巡检等名义推销任何形式的产品,不会以个人的名义私自提供拆改服务。
律师称亮证女司机或面临拘留罚款,其丈夫作为消防员证件被非法使用,涉嫌违反工作纪律
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九派新闻 ,男子的视频如果没有歪曲事实,在公共场所录制争执过程且内容客观真实的,属于合法取证行为。
“亮证姐”处罚决定书泄露司机隐私信息,相关网站已进行修改,公众号链接内仍保持原样
8月5日,八桂警察阳光执法网站上公布了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防城分局的一份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显示,“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当事人侯某某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
88全民健身日即将到来,体彩“迈开步 动出彩”主题活动再次拉开序幕。伴随着25年成都世运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两大体育盛会的热潮,一场“全民全运 体彩惠民”、点燃全民热情的体彩线上运动挑战赛即将开启。
#官方通报亮证女事件民警要求删视频情况:侯某某报警称收到多条违停信息,怀疑车辆信息在互联网泄露后被套牌使用,请求出警处理。侯某海自称认识李某某,知道李家住址,但没有联系方式,请求民警陪同去找李某某解决此事。
防城港“奔驰姐”亮的是丈夫的执法证件,律师:假冒公职人员行为违法,应予以相应处罚
8月3日上午8时许,防城港市委市政府调查组通报称,奔驰车女司机侯某某系钦州市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员工,非公职人员,车上为其父亲侯某海及其年幼妹妹。
宗馥莉“首战”输了?并没有!十个关键问题读懂宗氏子女18亿美元“信托纠纷案”
“宗家三兄妹”为原告,娃哈哈现任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为被告的18亿美元争产纠纷,有了新进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对此案的长期追踪观察,以及对43页香港高等法院判决书的详细分析,提炼出以下十个关键问题及回答。
速览- 网传“特朗普回怼梅德韦杰夫”的视频是伪造的。相关视频借用了今年6月特朗普在参加北约峰会前接受媒体采访的画面,视频的音频部分疑似使用了人工智能合成技术。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钟帆“牛在吃草,我在睡觉。第二天早上,有人死在了我家门口!”近日,一些家长在网络平台上发帖称,诸如此类的“血色海龟汤”游戏正在小学生群体中悄然流行。川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四川部分市州相关部门也接到过一些家长关于类似情况的投诉。
选中国还是选美国?越南和印尼给了中国同一个信号,只要解决完菲律宾,南海大局就稳了
越南那边,之前在油气开发上跟我们闹得挺凶,这阵子却悄悄坐回谈判桌;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国家像是约好了似的,话里话外都透着同一个意思——这地方的事儿,还是我们自己商量着来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