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通用机械领域发布了哪些重要政策?发生了哪些大事要闻?中通协展览与传媒中心在“一周要闻回顾”栏目中精选出一周的要闻,帮您快速浏览。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条例》,抓好宣传解读,确保《条例》各项规定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压实抓好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牢牢牵住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强化大局意识,保持严的基调,敢于动真碰硬,持续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提高对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执行力。
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
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政策举措》的出台将有效统筹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工具,推动更多金融资源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引导金融资本更多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切实破解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堵点难点问题,实现科技金融“破题”。
5月14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持续向社会稳定输送清洁电力超370亿千瓦时。“华龙一号”是在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全球最新安全要求研发的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
5月15日,我国汽车出海运输船船队再添新成员全国最大光伏能源+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在广州南沙正式命名为“远海口”号,并交付首航。该船采用先进LNG双燃料主机,与传统单一燃油汽车船相比,可节省约20%的能耗,减少约27%的碳排放、30%的氮氧化物排放、99%的硫化物排放和90%以上PM颗粒物排放。该船还配置了302.8千瓦峰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持续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和船舶既有动力系统深度融合,为船舶稳定、可靠地补充电力。
5月14日,一艘船长279米、宽42.6米的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舶“特雷德”(TRADER II)成功靠泊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其满载的6万吨LNG货物缓缓卸入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的储罐内。这也是今年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迎来的首艘LNG船。
5月7日10时26分,兰成渝管道兰州站外输油品由柴油切换为试验航煤,标志着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试验正式启动。航煤顺序输送试验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为提高成品油管道使用效率,根据航煤生产和消费市场地区差异,对国内航煤资源调配优化布局开展的前期技术研究,也是国家管网集团成立后,首次开展的大落差、长距离、大管径航煤混输试验。
近日,中国化学三化建成功中标阿曼MARSA液化天然气首期项目土建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位于阿曼苏哈尔港,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的液化天然气工厂之一,也将促使苏哈尔成为中东首个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
国际能源署5月15日发布月度石油市场报告称,受经济下行和创下新高的电动车销量影响,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将放缓至日均65万桶,低于一季度日均99万桶的增速。报告指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放缓的迹象可能已经显现,并将受到密切关注。但该机构也表示,由于经济预期上升和油价下跌将支持消费,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平均增速为日均74万桶,而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平均增速为日均76万桶,均较上月估值有所上调。
近日,法国Les Eoliennes Flottantes du Golfe du Lion(EFGL)浮动海上风电场迎来重要进展,其首座浮式装置在法国马赛福斯港顺利下水。按照计划,涡轮机的组装工作将在Port-La Nouvelle海域完成,并于今年夏初在法国南部海岸约16公里处展开海上安装作业。此外,还有两艘浮标预计将于五月份沿同一路线航行至指定海域。据悉,每艘浮标重达2000吨,高度为22米,宽度为80米。
乌兹别克斯坦原子能机构(Uzatom)新闻处称,乌兹别克斯坦吉扎赫地区小型核电站(SNPP)的场地布局计划已在运营总部和监督 SNPP 建设项目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会议上获得批准。
杭氧与龙翔恒宇化工有限公司签订50万吨/年丁辛醇合成一体化项目CO深冷分离装置供货合同,这也是国内首套采用内压缩流程工艺的CO深冷分离装置。CO提纯装置主要是通过低温精馏的方式处理工艺气,将CO中的H2、N2、CH4等杂质深冷精馏脱除,得到99%以上纯度的CO气体与富氢气副产品。
近日,中船集团七一一所成功中标50万标立/时重整氢提浓装置核心设备项目订单,将为其提供5台自主研发的大型解析气螺杆压缩机。项目采用七一一所自主研发生产的大型无油喷液螺杆压缩机,创新采用上进气下出气布置型式,使得整体布置紧凑,有效节省占地。同时,首次采用“消音器+降噪夹克”的型式,克服传统机组噪声大的缺点,满足国家安全标准。
5月10日,哈电集团动装公司研制的“玲龙一号”全球首堆最后一台核主泵启程发往海南昌江核电站。至此,哈电集团为“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研制的4台核主泵关键主设备,全部实现验收交付。“玲龙一号”主泵为核安全1级单速立式全密封泵,具有高安全性、全密封、长寿命等特点,承担着驱动高温高压冷却剂循环的关键使命。
5月9日下午,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HGT51F在试验中心车间点火成功。HGT51F是杭汽轮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燃机,攻克了高温热部件、控制系统、总体匹配等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了体系化的燃机核心部件及系统自主设计方法。燃烧室、涡轮、压气机三大核心部件和控制系统均已完成部件试验,经全温全压等试验验证,10余项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月13日,双良为天云智算(宁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天云智算)量身打造的一体式液冷机组项目顺利发货,标志着双良在助力高效算力新型工业化进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宁夏地区数字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更多的生态效应。
5月8日,南京创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与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签订的阻尼机项目,正式发货。这款由创力传动自主研发的阻尼机转子重达18吨,总长4米,突破“大型化”与“精密化”,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控制了转子变形量,将应用于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系统试验基地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为膨胀发电机组启停做保障。
近日,江苏苏盐阀门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500LB,DN600超低温顶装式球阀,成功应用于滨海 LNG 冷能综合利用示范区公共管廊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国产超低温阀门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打破了进口垄断局面,为我国LNG冷能规模化应用树立了 “安全 + 高效 + 零碳” 的全新标杆。
5月6日,重庆江北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承制白俄罗斯客户定制HR(Z)1000-NA大口径双级活塞推料离心机经过严格质检,顺利发货。此型号离心机专为高产能、滤液固含量低、连续作业的工业分离需求设计,在石油、石化、化工、纯碱等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市场。
近日,克隆集团成功完成武汉石化聚丙烯装置中动态分离器用双端面机械密封升级为干气密封的技术改造。改造效果显著,装置运行稳定性大幅提高,泄漏量趋近于零,生产效率显著提升,维护成本大幅降低,为武汉石化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丙烯腈废气废液协同焚烧处理系统在中化泉州项目首次成功应用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研发的丙烯腈废气废液协同焚烧处理系统,在中化集团福建泉州石化26万吨/年丙烯腈项目首次成功应用。与常规丙烯腈装置配套的废水焚烧炉+废气焚烧炉的分离焚烧方案相比,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研发的废气废液协同焚烧处理系统具有一次性建设成本低、运行成本低、系统运行稳定、废气负荷波动适应性广、产品集成度高等优势。此次成功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技术先进性,为后续推广奠定了基础。
5月16日,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泵业分会以“泵力出海 破局立新”为主题的年度理事会、新会员、联络员融合会在宁波市召开。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黄鹂会长应邀参会,泵业分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新会员及联络员代表共九十余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中通协副会长,泵业分会副理事长,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方忠主持。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主办的“压缩机故障诊断技术培训班”于4月21-25日在无锡举办,为行业培养高技能诊断人才提供新平台。本次培训聚焦压缩机故障机理分析、智能诊断技术及实战案例解析,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压缩机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设备管理人员等近50名学员参加。
4月25日,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联手上海理工大学,动员冷却设备业内企业参加在上海理工大学举办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环境与建筑学院2025届毕业生春季线下专场招聘会。本次活动由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冷却设备分会副理事长、上海理工大学章立新教授领衔的冷却技术知识服务团队现场协调,依托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科优势,通过前期调研分析学生求职需求,联合企业筛选适配岗位,确保供需精准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