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强降雨影响,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多地受灾,汛情过后,各部门迅速行动,以有效举措推进灾后重建工作,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秩序。
在南明镇,南明大坝的洪水痕迹已渐渐消退,受过洪水淹漫的水稻恢复了长势。在临河的受损玉米地里,农技人员正对受损情况开展灾情登记。在通往乡村的塌方公路处,挖掘机高效作业,快速疏通道路。
“汛情过后,我镇立即组织各村社区党员干部走访排查农户受灾情况和农田基础设施灾毁现状,并帮助农户对部分损毁程度较轻的农田清理淤泥。下一步,我镇将持续关注辖区汛后修复情况,加强重点巡查,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方平安。”据南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彭茂洪介绍,灾情发生后,南明镇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恢复水利、交通、通信、电力等水损基础设施,先后出动人员200余人次、机械10余台,清理道路水毁点20余处,受损交通已抢通了60公里,完成受损农田统计2093亩,水利设施修复完成供水3处。至6月25日,该镇辖区道路、通讯、供电、供水已基本恢复。
磻溪镇也是受灾较为严重的乡镇,道路、房屋、电力通讯等遭遇不同程度受损。在记者采访时,该镇正组织对塌方受阻的通村公路进行疏通,电力、通讯维修人员正全力抢修线路。
“我镇以‘有人防、有监测、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路通、有衣就、有学上、有电用、有产业、有帮扶、有执行’的‘12个有’的有效措施,全力打好防汛减灾主动仗,全力以赴转移救助受灾群众,目前辖区内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磻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云雷说。据了解,截至目前,磻溪镇已投入1200余人次开展人员转移、道路塌方清理、饮水抢修等工作,其中,抢修6处共1200米水管,维修5处受损电路,清理道路塌方、淤泥40余处,完成17户52人房屋受损保险上报工作。
为做好灾后恢复工作,剑河县电力部门启动应急响应,9组89人的施工队伍昼夜抢修,至6月24日已实现各乡镇全面恢复供电;农业部门派出2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受灾田间指导,分类制定恢复方案、调配物资、抢修基础设施,降低灾害损失;水利部门投入4支队伍抢修受损人饮供水设施,已恢复2个集镇3个村寨用水;交通部门恢复治理56处水毁路段,持续恢复群众出行。
剑河县各部门协同发力,以迅速行动和有效措施,全力推进洪灾过后恢复重建,让受灾地区逐步重焕生机。(姜泽光 杨菊梅 罗峥铭)
近日,受强降雨影响,剑河县多地受灾,汛情过后,各部门迅速行动,以有效举措推进灾后重建工作,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