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检验检测突破1万批次,检定校准突破16万台件;业务收入突破3500万元,较5年前增长67%,实现‘五连跳’,创历史新高。”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工业产品检验与计量检定中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该中心多年来对“技术立身、服务至上”发展理念的不懈坚持。
一把游标卡尺量出百万产值,一台检测仪撬开全国市场。近年来,东营市工业产品检验与计量检定中心以“技术赋能+精准服务”为双轮驱动,打造核心竞争力。“秉承‘用专业技术说话,用优质服务赢市场’的发展理念,我们从岱青海蓝到高寒荒漠,从检验检测到科技研发,走出了一条专业化、市场化的特色发展道路。”该中心相关负责人特别提到,中心的技术能力建设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先后增加了280项产品的2715项参数的检测能力,106项计量授权检定、校准能力,取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HSE(健康、安全与环境)体系认证等资质,通过了瓦卢瑞克(中国)有限公司等国际大型公司油套管击毁试验第二方审核及国际能力比对,这些都为开拓市场提供了入场券。
在服务企业方面,该中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全”(“全链条”跟踪、“全过程”支撑、“全方位”助力、“全时段”保障)服务体系。东营华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东营市工业产品检验与计量检定中心为我们7家子公司提供了从计量到质量、再到标准,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流通的一揽子、一站式技术服务方案。特别是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中心派驻专家现场指导,帮助我们破解了节能降耗难题。”据了解,中心还协助该企业发布5项企业标准,开展计量人员技能培训,解决技术瓶颈;在停车检修期、周末公休期加派人力,提供“全时段”保障,实现“无缝隙衔接”,缩短企业停工时间。
在市场开拓方面,该中心探索出“点带面、老带新、域内带域外”的创新模式。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河北省电力工程领域创新构建“驻场服务+送检协同”服务模式,通过标杆项目辐射周边市场、依托成熟客户口碑,裂变新客户群,形成“1+N”市场开发服务矩阵。同时,中心以老带新,借鉴以往经验拓展在役设备检测业务,成功深入国内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示范工程开展在用井口装置检测评价技术交流,并开发了在役高压管件检测业务。此外,该中心积极布局域外市场,深化与国内外大客户的合作,从地方检测机构向全国性、国际化服务商迈进。
政企联动、产学研检深度融合发展是东营市工业产品检验与计量检定中心的另一大特色。在项目运作中,中心不断探索实践与高校、第三方机构、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模式,破解机制运作不灵活的弊端,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又能实现多方共赢。中心通过与苏州第三方机构共建江浙沪市场开发平台,为拓展长三角区域奠定基础,为国家第一口万米采油深井开展15批次井下趾端滑套高温内外双油压试验,以及内压条件下的拉伸至失效试验,赢得客户认可;借助高校先进技术优势,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开展全域多物理场监测的管道及空间状态感知装置、水力喷射径向水平井综合实验系统等3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验收,有力支撑国家端牢“能源饭碗”。
据悉,该中心将进一步立足服务工业经济“头号工程”,锚定“三个转变”战略目标奋力攻坚,从省内走向全国乃至国际,从单一检测转向综合解决方案,从基础支撑升级为战略引领,为中国检验检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书写创新驱动、标杆引领的“东营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