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街及周边道路坑洼不平,问题日益严重,给附近居民出行造成困扰。相关路段虽然经常维修,但效果不佳,受到居民质疑。这场维修困局该如何化解?
新中街及周边道路位于北京市核心城区,连接多条主干道,日常车流量大。近期,周边居民向 “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反映,该路段路面多处明显坑洼,部分区域在降雨过后积水严重,不仅影响车辆通行,还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住在附近的刘先生表示,目前沥青路面有些已经开裂,坑坑洼洼的,给周边居民出行带来影响,他希望有关部门能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一次完整的修缮,为大家的出行提供便利条件。
记者7月8日实地走访发现,新中街、十字坡街及周边道路的坑洼问题呈现分散状态,在交通流量较大的交叉路口,这类问题尤为突出。而路面的坑洼不平,不仅降低了通行效率,更在早晚高峰时段加剧了区域交通拥堵。附近居民刘先生说,“沥青路面都开裂了,坑坑洼洼的,实际走一下就知道,还是别开车,为什么?一开车,沥青那石子就崩你车上,崩完以后找谁修去,谁也不管你们修”。
除了道路破损问题,部分居民也对相关单位进行的零星维修提出质疑。“之前修过的地方没俩月又坏了,补丁铺得高低不平,还不如不修”,居民张先生说,他认为维修工作不够专业,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希望施工方公开维修方案,明确施工时间、标准及质量保障措施。
“他们天天在这补,那您说这坑补完能有重新铺路的效果好吗”?记者从附近居民处得知,在2015年左右,上述几条道路曾进行过大修。但居民李先生质疑说,为何施工单位当时选在冬天铺沥青?“
此外,这些路段还曾在大修后进行过架空线入地改造工程,李先生说,“架空线月份,大冬天的,重新简单铺了一遍就到现在了”。不少居民表示,这相当于“白修了“。
道路维修工作的专业性及后续规划,成为居民关注的核心议题。对此,施工单位北京东方新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公司的确是上述道路的养护企业,且公司具有市政公共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公司已在近期针对维修作业进行了专项调查。针对发现的问题点位,已采用沥青冷补等措施进行了应急抢修,维修工艺符合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
这位公司负责人也坦言,这个路段的维修过程并不容易,困难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交通组织的压力,该路段是城市支路,全天的车流量比较大,需要分时段进行施工;第二个是地下管线相对比较复杂,有电力、通讯、排水等管线交错,需要协调多家单位同步作业。对于未来的计划,他表示,将对该区域的道路进行重点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针对井盖周边破损等问题,也将进一步的联系产权单位,加强养护工作。
记者从东城区城管委了解到,居民反映的这些道路周边有十字坡东里、十字坡西里、海晟名苑、阳光都市家园、新中西里等大型小区以及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史家实验学校等场所,当地通勤交通、通学交通压力较大,且此前周边小区陆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相关工程机械、重型车辆时有经过,对道路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造成的通行颠簸、雨后积水等问题主要集中在新中街17号至新中街南口、新中东街的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南门至东外公馆前以及十字坡东小街西口区域。
作为城市道路管理的责任主体,东城区城管委市政设施科的工作人员在接到记者问询时表示,将积极履行监管职责,推动问题妥善处理。经过前期排查,发现上述路段坑洼面积大概在四五百平米左右,目前已经要求施工单位列出了相关的整修计划,争取在7月底之前进行修缮。
对于居民提出的大修年限质疑,这名工作人员解释说,新中街、十字坡街及周边道路是在2019年结合架空线入地工程完成大修,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该路段设计年限为8年,目前已过6年,没有达到大修年限。因此,东城区城管委与养护部门决定,将以局部病害修复的方式解决居民出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