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屯溪区城东的名人大厦小区,因排水管网老化、周边雨水汇流集中等原因,每逢强降雨便出现车库进水、车辆受困等问题。近期,该市住建等部门专班攻坚,彻底整治这一问题。同时,举一反三,对全市易涝小区摸排清楚,并制定了针对性处置方案。
据了解,屯溪名人大厦小区今年“4.21”发生内涝后,黄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住建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今年汛前彻底解决该小区内涝问题,并就城市防汛工作提出“不反复淹、水不淹车、水不进家、不出现城市看海”的防汛工作原则。
黄山市住建局成立局主要领导挂帅的名人大厦防汛工作小组,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协同处置体系,制定名人大厦易涝小区防汛应急方案,形成“市—区—镇街社区—物业公司”四级联动包保机制。
就名人大厦小区1年淹3次、2年淹4次的问题,市住建局主要负责人组织排水专家,选在强降雨时召开现场会,经综合分析,积水主因是屯溪北部山场冲沟山水冲击、内部排水箱涵淤堵、原排水体系受自然因素破坏,叠加小区地势低洼(最低点较周边市政道路低2米多),易受外部雨水入侵。针对问题,制定“截、通、疏、分”科学治理方案。“截”,针对地势低洼导致的地面径流倒灌问题,在小区东门、北门新建2处5米截水沟并接入市政管网,有效拦截外部雨水倒灌。“通”,通过物探和水下机器人排查发现小区东侧码头路雨水箱涵内2处宽2.8米、高2.2米阻水墙体,及时组织拆除打通排水堵点。“疏”,组织专业队伍对小区内外5.7公里管网开展排查清淤,同步加大日常隐患排查力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累计清理淤泥800立方米、垃圾100立方米,疏通较大淤堵点8处、一般淤堵点30处,全面恢复管网排水能力。“分”,通过调阅原始影像资料和走访周边群众还原原排水水系,实施名人大厦—桑园小区—建投能源补给站段长70米、宽3米排水管涵疏通工程,增加箱涵排水通道。
通过合理工程和有力防范,自今年5月以来,名人大厦已先后经受住8轮50毫米以上短时强降雨考验,彻底告别内涝积水困扰,治理成效获小区居民认可,为城市内涝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以名人大厦治理经验为基础,黄山市对全市713个物管小区开展全覆盖排查,针对2024年“6.20”与2025年“4.21”期间23个易涝小区,逐一制定“一小区一方案”。对易涝小区实施“一小区一策”整改。如屯溪御泉湾小区协调12台水泵、100个沙袋强排,联合多部门制定整治措施;中铁四局宿舍小区将周边学校与小区相连水渠组织专业清淤,安排社区常态化清理管道杂物;依云红郡小区通过改造小区内部管道,开挖200米截洪渠分流山水,安装16块地下车库挡水板;和谐家园小区封堵地库电力井管道,调配100个沙袋加固;江南新城南区小区通过重建塌陷管道20米,解决车库进水问题。全市23个小区累计协调水泵50余台、沙袋2000余个、挡水板500余块,同步对全市小区排水管网开展“拉网式”排查,汇总隐患清单并纳入项目化整改。
推广名人大厦“宣传+引导”机制,必要时,提前6小时通知车主移车,联动派出所解决“联系不上车主”问题。鼓励居民加入防汛队伍,形成“政府主导、物业主责、居民参与”治理格局。
王启超一行先后来到田家庵区张大桥、老龙王沟末端、龙湖泵站,实地查看淮耕路箱涵建设、曹咀孜汇水区排水防涝、龙王沟末端排水情况,现场就做好城区防汛备汛及排水防涝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对城市排水防涝工作作出部署《预案》对城市排水防涝工作作出相关部署,明确按内涝灾害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对应相关预警信号,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Ⅳ级(一般)、Ⅲ级(较大)、Ⅱ级(重大)和Ⅰ级(特别重大)四级
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是应对环境挑战的必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厦门中国人寿大厦获得LEED铂金级及WELL HSR双认证,这一消息无疑为绿色建筑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6月12日,记者了解到,进入梅雨季节以来,为全力保障城市安全度汛,黄山市住建城管系统将全面排查物管小区地下车库、二次供水配电房等关键区域,对前期受淹小区实行“一小区一策”整改方案并落实“叫应机制”。
下一步,永安社区将持续完善防汛工作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和隐患排查,切实将防汛责任落到实处,时刻紧绷“防汛弦”,筑牢汛期“安全堤”,以实际行动增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