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紧闭,却依然挡不住重型机械低沉的轰鸣声,有时甚至持续到半夜——这样的声响,对于居住在新村路沿线的许多市民来说,早已不是偶尔的打扰,而是过去半年来挥之不去的“背景音”。
近期,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收到不少市民反映,新村路长期施工带来了噪声干扰、反复开挖、人行道占用、道路坑洼等问题,有司机还发现,修复后的路面上原车道标线被油漆涂抹掉了,可太阳照射后严重反光,和新划的标线交织在一起,“乱七八糟,根本没法开”。
新村路东起沪太路,西至线公里,是普陀区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日晚,记者从真南路出发,沿着新村路向西行,沿路观察情况。可以看到,机动车路面的确存在不少“补丁”,车辆经过时还会左右“晃悠”,而非机动车道倒是刚刚铺设完沥青,相对较为平整。不过,部分井盖、车道连接处坑洼不平,再加上路边不时出现的施工围挡、管材、建材等,俨然一幅未完工的模样。
20时,记者到达新村路与新沪路路口附近。西侧约100米处,4车道的道路逐渐变宽为6车道,路面上深浅不一的颜色显示,该路段刚进行过改造,路面仅做了简单修复,尚未铺设沥青。伴随着施工的进行,道路中间的交通标线也进行了简单调整,可以看到,一部分标线已被涂黑,但在灯光的照射下,仍旧清晰可辨,这些反光的线和新划设的标线混杂在一起,的确让人难以分辨。一些尝试“辅助驾驶”的车主也发现,这样的道路环境下,“智驾”基本失灵,而车主自己也容易被交错的划线迷惑,“新旧交替,完全看不出左转还是直行,只能抬头看电子标志,努力对一下,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吐槽。
就在新村路与新沪路路口东侧不远处,记者看到一台钻路机正在作业。伴随着“笃笃笃”的持续声响,破碎的水泥块不时向四周飞溅。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改造小区门口和新村路的衔接处,“更换铺设大理石路面”。在附近花坛处乘凉的市民对此已然见怪不怪了,“从年后就开始了,一直修到现在,期间经历了多次‘修好又被挖开’的过程。”记者上前攀谈时,有市民如是说道。一名大爷更是直言,他曾多次询问施工人员,可每次得到的解释都不同,光他听到的,就涉及电力、通信、水务等多个部门,他对此有些不解,“挖了填,填了又挖,已经折腾四五轮了。”
关于反复开挖,吐槽声比比皆是。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都在质疑,新村路为何反反复复开挖、填埋?他们迫切希望,“拉链马路”的问题能够尽快解决,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在此前的公开报道中,职能部门表示目前已经是做过统筹的结果了。当时,针对居民的疑惑,相关职能部门曾介绍,在一些沟槽交叉的地方,实际上有管线叠加的,只能按照先深后浅的这个顺序,一步一步进行。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也感受到了所谓“统筹”。在灵石小区南侧路段,记者遇到两支正在作业的施工队伍。“今天施工到几点?”面对记者的疑问,一名施工人员连连摆手,称很快就结束了,“不过只是我们这一队,具体结束时间你要问他们了。”原来,现场有两支施工队伍,一队负责移除已经道坍的路牌基座,另一队则紧接其后,进行通信管线施工。负责通信管线施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白天新村路车流、人流量过大,不具备封闭或大面积占道作业条件,因此只能在夜间车少时段进行相对密集的施工。
夜间施工,毫无疑问会带来噪声的困扰,这也是很多市民投诉新村路久久未修复好的主要原因:施工到凌晨,市民根本无法入睡。对此,现场工作人员称,“前半夜可能动静比较大,后面就不再安排开挖这样噪声大的工程了。”然而,就在7月26日凌晨3时,有市民又被马路上的马达轰鸣声吵醒,久久无法入睡,“为什么说了又做不到呢?”
道路施工难免会对居民出行、生活带来影响,这样的“阵痛”难以避免,但是,如何将“阵痛期”的影响降到最低,如何保障临时措施的安全有效?或许还需要进一步考量。
针对市民的投诉,普陀区职能部门也向市民作出回应。回应指出,新村路当前正在实施的是“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工程内容复杂,涉及电力排管铺设以及整合各类道路杆件的“合杆整治”工作。由于需要包括电力、通讯、水利等多家管线单位依次进场,采取“分时分段”的施工模式,客观上导致了整体工期较长。按照工程流程,需待所有管线单位完成各自负责的施工内容后,才能对道路及相关附属设施进行统一修复。
对于市民反映突出的井盖凸起、路面坑洼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表示这属于工程进行中的“中间状态”,因为“道路沥青还未铺设完成”,并强调“现场暂无安全隐患”,还给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时间节点: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道路的全面铺设工作。此外,普陀区架空线入地指挥部已督促现场施工单位加强日常巡查、落实文明施工规范,并采取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尽快还路于民”。
这个情况见了多了,有的路明明好的,要把它边敲掉,在铺一下,有的刚修好没几天,又来从弄,搞不懂的事太多了。
我以为说的是我这呢,赶紧进来看一下,我这边一段路,来来回回有两三年了吧。 今天挖了埋个管,过段时间又挖了,埋线缆,过段时间又挖了[捂脸] 来来回回,哎
重庆市纪委监委8月5日消息,为深入纠治部分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一步严明纪律要求,强化警示震慑作用,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重庆市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市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四起不担当不作为典型问题。
女子开奔驰逼停摩托车后下车猛踹,警方通报:双方均不接受调解,正进一步调查
8月5日,卓尼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摩托车主称遭逆行奔驰逼停,旁边就是百米悬崖,甘肃警方:已介入处置。
养殖棚被镇政府强制搬迁后500多只兔子死亡,男子多方反映获补偿5.5万元,遭副镇长举报寻衅滋事被抓
冯女士近日告诉记者,他们家住许昌襄城县山头店镇蔡冯村,“我父母都是农民,父亲年过六旬,为人耿直。2023年,考虑到不便再外出打工,父亲就在村里承包了一块地,在种植的同时,筹措资金搭了一个大棚养殖兔子。”
网友热议杨紫出手,必是爆款, 女频永第一,你认同这一说法吗? #杨紫 #锦绣芳华 #明星 #娱乐圈 #娱乐评论大赏
律师称亮证女司机或面临拘留罚款,其丈夫作为消防员证件被非法使用,涉嫌违反工作纪律
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九派新闻 ,男子的视频如果没有歪曲事实,在公共场所录制争执过程且内容客观真实的,属于合法取证行为。
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以来,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及东北地区降水天气明显增多。频繁降水、空气潮湿,给各类野生菌提供了生长条件,一些有毒蘑菇便混迹其中,若误采误食,极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8月4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文提示野生菌类加工和食用风险。
“奔驰女司机亮证”风波:当地调查工作不够系统全面,舆论想听的是“她是谁”而非“她不是谁”
近日,防城港“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事件引发网民关注,舆论对“亮证女司机”的身份表示怀疑,并传言其是当地公安部门领导蓝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