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方网站-认证登录入口

『新闻动态』发布公司最新动态、行业前沿技术和市场趋势分析,帮助客户了解管道设备行业的发展动向,紧跟市场需求。

艰苦创业铸就开远电力传奇

2025-08-07  

  

艰苦创业铸就开远电力传奇(图1)

  这张图,开远人再熟悉不过这便是西南第二座、云南第一座火力发电厂 —— 开远发电厂。它的烟囱里升起的不仅是蒸汽,更点燃了滇南工业的火种,为开远筑牢能源基地根基、夯实工业家底,让个旧与开远在红土地上崛起为工业重镇。可鲜少有人知道,这座点亮边疆的 “动力心脏”,是用双手刨出来的传奇,是用热血暖热的钢炉。

  Kaiyun的服务范围有哪些?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锡业迅猛发展,滇南电力却严重短缺。当时仅有开远南桥电厂和火车站旁的云锡电厂,远难满足社会主义建设需求。为支持锡矿开发、推动边疆工农业发展,国家选址煤炭丰富的开远,于 1953 年 3 月启动开远电厂建设,它也是一五计划 156 个苏联援建项目的配套工程。

  开远发电厂作为云南首座半自动化火力发电厂。电厂工程分三期稳步推进,第一期安装了从苏联进口的 3 台汽轮发电机与 4 台蒸汽锅炉,发电机总容量达 16000 千瓦。这些先进设备由前苏联电站部电力设计总局、苏联国家设计院、热电设计院莫斯科分院精心设计,由苏联 “列宁” 聂夫斯基工厂、基洛夫电力制造厂、塔干罗格斯克锅炉制造厂等知名企业匠心打造。

  1954 年 4 月,一支由测量、电气、热力、水工和水文等领域专家组成的苏联专家组,在组长卡舒的带领下,长途跋涉抵达开远。他们深入实地,进行细致的测量与考察,凭借专业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最终将厂址精准选定在开远平坝山脚。与此同时,云南电业局迅速响应,抽调 12 名技术和管理骨干组建电厂筹备组,如同先锋部队一般,率先拉开了筹备工作的大幕。同年 7 月,新的工程管理处正式成立,郝从周担任处长,孟宪木任党支部书记,马云恩任党支部副书记,为电厂建设搭建起了坚实的领导架构。

  1950年代的平坝山,尚是一片荒郊野岭,宛如未经雕琢的璞玉。从昆明赶来的筹建组人员,暂时落脚在城里火车站旁的云锡招待所,并租用一间房屋作为临时办公室。他们每日早出晚归,徒步前往工地,艰难地开启了征地、迁坟、修路等前期工程。原滇南总厂办公楼及福利区旧址所在地,曾是一片被称作 “乱葬岗” 的坟地,阴森寂静。筹备组人员有条不紊地按区域登报发布迁坟公告,仔细丈量土地、打木桩标记,并认真登记农户的青苗赔偿费。经过数十个日夜的不懈努力,他们成功迁移数千座坟墓,开辟出了北至干沙河、西至平坝山、南至下田心村的电厂最早建设基地。随后,他们又在铁路旁的大成公司处租下一幢房子,作为接待工程处同志的温馨场所。

  1954 年底,中央建筑工程部西南建筑工程局第 3 工程公司、西南电力安装公司、电力部西安基建局 34 工程处、云南工程处等施工队伍陆续抵达施工现场。一时间,工地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大家齐心协力平地、修路、通电、通水。同年 12 月,开远火车站至电厂的专用铁路线正式开工建设,为电厂建设打通了重要的交通命脉。

  1955 年 3 月,电厂厂区迎来了平基工作的关键时期,临时建筑和厂福利区的建设也同步启动。然而,开远电厂的建设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技术、经验、资金、人才等多方面严重匮乏的困境。为确保建设任务按时完成,根据上级指示,基建、安装、电厂实现一体化管理。

  1955 年 4 月 20 日,电厂现场党委正式成立,全面统筹政治、生产、管理等各项工作,以电厂作为统一称谓,并下设主厂房、煤矿系统、水系统三个工程段。原滇南工委办公室主任石亚夫临危受命,担任党委书记。为进一步强化工程组织领导,党委领导班子进行了细致分工:黄以仁负责土建工作,杨劲松、谢森先后主管全面工作,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行政机关迁至施工现场,建设处和工程处的党群机构合并办公,明确了工程干部职责,按生产区域成立混合工长制,实现统一指挥,并提前下达季、月、旬作业计划,为工程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组织动力。

  在设备设施建设的关键阶段,16 位苏联专家的到来为工程建设带来了宝贵的技术支持。吉努柯夫、普罗荷洛夫、普拉夫金、马留柯夫、伊万诺夫、斯捷潘捷诺夫、雅可夫列夫、哈什夫尼柯夫、吉齐莫夫、马申、普高夫、西乔夫、库拉索可夫、巴丹诺夫、普托克辛等专家,有的甚至将妻子、儿女从苏联接到中国,全身心投入到这片陌生土地的建设中。各路建设大军从重庆、昆明等地纷纷汇聚到工地,一时间工棚林立,建筑材料堆积如山。

  白天,汽车、推土机的马达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激昂的建设乐章;夜晚,电焊弧光闪烁,灯火通明,施工现场呈现出一片热气腾腾的繁忙景象。施工高峰期时,现场人数近 2600 人。这些建设者中,有来自省内外的基建工人,有刚从重庆 507 电厂转来的安装工人,有昆明电业局、公安局、个旧工委派来的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有退伍军人,有店员工会介绍来的技工,有当地驻军派出的军工人员,还有各地招聘的民工。他们大多是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的热血青年,心中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将火电厂的建设视为无上光荣的使命,充满了自豪与干劲。

  1955 年二季度,现场党委根据上级指示,明确了主厂房土建 10 月断水,1956 年 3 月机组启动试转,4 月正式投产的目标。现场党委迅速召开群众大会和各类座谈会,广泛动员全体人员争分夺秒,全力以赴确保目标实现。在建设过程中,苏联专家经常亲临工地,他们态度亲和,毫无架子,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工人们,甚至手把手地指导操作。工人们加班到夜里 12 点,专家们也同样坚守到深夜,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的中苏友谊。

  主厂房开工后,土石方工程量巨大,成为摆在建设者面前的一座 “大山”。夹杂砾石的土质异常坚硬,且当时施工机械匮乏,庞大的土石方工程只能依靠人工挖掘。开远气候炎热,工作条件艰苦,加上劳动强度大,许多挖土工人难以完成定额任务。由于工资按定额发放,民工每天收入仅 4 角钱,最高也不过 7 角 5 分钱,收入过低导致生活困难,部分民工出现旷工甚至逃跑的情况。

  1955 年二季度,100 多名拉土工人弃工逃离,其中 88 人为民工。问题发生后,工程处曾召开群众斗争大会,指责两名工人煽动 “逃跑事件”。5 月 25 日,中共云南省委转发省委工业部《开远云南工程处工人和民工因达不到定额所领工资不能维持生活屡次发生逃跑事件情况报告》等两个文件,严肃批评现场党委 “对工人挖土工效和工资收入采取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态度,造成工人普遍不满、成批逃跑的情况是严重的”。现场党委深刻反思,积极监督云南工程处行政领导纠正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认真研究普工工资问题,修订劳动定额,逐步稳定了民工情绪。

  Kaiyun的服务范围有哪些?

  为保障土建工作顺利推进,现场党委工会、共青团积极转变工作作风,立足基层,深入群众。工会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党支部研究推广民工挖土石方的先进经验,如 “勾担挑土” 法,使劳动定额突破 20.8%。科室与基层订立联系合同,开办营养食堂,定期为工人进行防疫注射,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共青团则加强对青工的共产主义教育,组织青年突击队、节约队,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职工思想觉悟逐步提高,旷工缺勤现象大幅减少。

  曾发生 “逃跑事件” 的一工段,6 月份出勤率显著提升,上旬达到 90%,中旬为 94%,下旬增至 95%。一工段米德轩小组 5 月上旬定额完成率为 64.28%,下旬跃升至 163.5%;倪海涛钢筋工小组 6 月份定额完成率达到 130%。支援电厂建设的解放军官兵更是以身作则,忘我劳动。在全体工人的共同努力下,主厂房工地工作效率大幅提高,5 月份任务完成率达 152.1%,6 月份为 113.88%。开远电厂建设的全部图纸均由苏方提供,为加快中方对图纸的消化吸收,推动工程建设,苏联专家组在现场以建议的形式给予指导,中方专门成立专家建议学习执行小组,使 90% 以上的专家建议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从开工到 1955 年三季度末,专家共提出建议 239 条,其中 199 条得以执行。例如,土建专家普洛荷洛夫提出的 “快速拆模法”,降低成本 90%,节约投资 4400 元,1956 年个旧市第四届工代会还将这一经验向全市推广。

  为进一步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提升工程质量,现场党委工会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双革”(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以及先进生产者运动。合理化建议围绕加快进度、降低成本、避免浪费等方面展开,从最初采纳专家建议,逐渐发展为全体工人积极参与。从开工到 1955 年 11 月底,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 112 条,其中 81 条被采纳,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加快了工程进度。测量技术员李官中在测量水泵房循环水管线定位时,发现原设计线路弯道过大,提出改良建议,使管线 米,为国家节约资金 2400 余元。

  先进生产者运动依据中央 “先进帮助落后给奖,落后赶上先进给奖,先进更先进给奖” 的批示,大张旗鼓地开展。通过在劳动竞赛中试行工资奖励制度(奖金制度),充分调动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鼓励劳动者关注劳动成果和自身应得的物质利益。“组合安装”“快速焊”“双马挤浆”“三顺和五顺一丁砌砖法”“锯末拌浆” 等先进经验在职工中迅速传播。

  1955 年,国家对开远发电厂投资 595 万元,安排大小工程 44 项。现场党委采取边准备、边制图、边施工的灵活策略,土建任务超额完成计划。安装工作更是成绩显著,广大职工不畏寒暑,日夜奋战,用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取得了丰硕成果。三季度完成计划的 209.41%,节约资金 20 多万元,实际完成投资 1147.7 万元,为计划投资的 192%。

  1956 年 2 月 15 日,4000 千瓦的一号机组顺利完成安装。3 月 17 日上午 10 点,经过 72 小时试运转,一号机组正式移交生产,提前 2 个月实现发电。从主厂房动工到第一台机组发电,仅用时 313 天,创造了工期短、质量好、造价低的佳绩。据《中国电力建设大事记》记载:开远电厂创造了一年完成 4 台机组快速施工的优秀成绩。苏联专家组组长吉努柯夫称赞:“开远电厂在土建和安装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打破纪录的。”

  在建厂过程中,中央和省委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解决工程中的图纸交付、设备材料供应、资金拨付等问题,并经常前往开远检查指导工作。开远电厂的建设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上海、湖南等省市以及沈阳、鞍山、重庆、成都、贵州、昆明等地的 90 个厂矿纷纷伸出援手。开远县、个旧市地方政府以及当地驻军也全力配合,积极协调解决征地、水源等难题。有一次,工地急需木材,驻开远部队得知后,迅速用汽车运来几百方木材,解了燃眉之急。

  1956 年 3 月 24 日,电厂隆重举行投产庆典。云南省副省长刘岱峰、省总工会主席郝振杰、中共个旧市委书记林亮、副市长苗方、云锡公司副经理郑子祥、驻军首长孔骏彪少将等党政军领导,以及苏联专家等各界代表 2000 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下午 3 时 20 分,副省长刘岱峰为发电厂剪彩,电厂职工向苏联专家敬献鲜花,大会还通过了给毛主席的致敬电。当晚,云南省歌舞团为典礼献上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国内各大主要报刊纷纷对此进行报道,《云南日报》《个旧日报》在头版发表社论,高度赞扬这一伟大成就。

  一期工程竣工后,1957 年 3 月,国家投资 274 万元启动二期工程扩建,安装 6000 千瓦机组。8 月 16 日机组试车成功,9 月 16 日正式移交生产。1958 年,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基建会议决定,投资 2007 万元进行三期 4×12000 千瓦机组扩建。后因云南省考虑减轻铁路运输负担,计划改在小龙潭地区扩建,但小龙潭厂址一直未能确定,且在小龙潭扩建需追加 821 万元投资,三期扩建工程因此暂时搁置。“大跃进” 时期,用电需求大幅增长,电厂经常超负荷 10% - 30% 运行。1960 年,中央恢复开远电厂三期扩建工程,由绿水河土建工程处承担土建施工,云南电建公司火电工程处负责安装。1962 年,为贯彻中央压缩基建精神,三期工程改为建设 1×12000 千瓦机组。由于计划频繁变更,工程进展缓慢,直至 1962 年 12 月汽轮机才安装完毕,1963 年 3 月 16 日正式投产发电,实际投资 1221 万元。

  开远电厂的艰苦创业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它见证了那个时代建设者们的拼搏与奉献,为云南的电力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光辉业绩将永远铭刻在云南工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上一篇:金洲管道:主导产品包括镀锌钢管、钢塑复合管等
上一篇:该领域十多名官员一个多月接连被查

猜你喜欢

  • 关于能源电力及油气长输管道隐患的通报

    关于能源电力及油气长输管道隐患的通报

         —东盟“两会”、国庆等重要节假日期间保供保电任务,保障近期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和能源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市发展改革委配合自治区能源局于9月18日对广投北海电厂、广投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榄根分输站开展现场督导检查,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
  •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管道公司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管道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简称“管道公司”,始建于1958年,注册资本金2亿元,位于山东济南市,是一家以专业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和市政工程承包为主的综合性国有大型企业。主要从事市政工程总承包,电力、水利、输水管材设计、生产制造、施工安装和...
  • 《上海市管线管理办法》解读

    《上海市管线管理办法》解读

         2025年1月6日,市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管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目前,《办法》已经正式公布,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管线承担着城市能源运输、信息传递、水源供给、排涝减灾等重要基...
  • 四川扎实推动“瓶改管”“瓶改电”工作

    四川扎实推动“瓶改管”“瓶改电”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燃气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消除不安全用气环境下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安全隐患,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川省对燃气安全领域问题最为突出、最不托底的瓶装液化石油气实施“瓶改管”“瓶改电”(以下简称“两改”),最大限度降低人员密度高、安全隐患多的餐饮等经营场所用气安全风险...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